
《胡兀鹫:专吃骨头的猛禽》纪录片解说素材全4集
动物解说素材《胡兀鹫:专吃骨头的猛禽》鸟类的食性多种多样,有的鸟类以昆虫为食,有的鸟类钟情于各类果实,还有的鸟类则是肉食性的,可却有这样一种鸟类对骨头情有独钟。它就是名为胡兀鹫(Gypaetus barbatus)的鸟类,它就像是鸟类中的异类,是唯一一种以骨头为主食的鸟,因其独特的食性,它被人们赋予了“鸟中鬣狗”和“草原清道夫”这样形象的称号。
胡兀鹫是隼形目鹰科胡兀鹫属鸟类。胡兀鹫的外表非常明显,头顶与两侧呈灰白色。强健的身体上半部分为黑灰色,下半部分则为乳白色。同时,胡兀鹫中的“胡”是由于颏下长有如同胡须的刚毛。胡兀鹫喜欢栖息于在海拔500米-4000米的山地裸岩地。能够在“缺粮少食”的山地裸岩地生存的物种,一般都不是好惹的角色。胡兀鹫正是如此,它们格外凶猛谨慎,拥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,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行主义者。
值得一提的是,胡兀鹫为了更为快速高效地找到食物,进化出了一种特别的飞行机制,那就是翱翔。要知道,栖息在如此高海拔的胡秃鹫,为了觅食一天需要飞行9个小时至10个小时,飞行高度能达7000米。在几千米的高空翱翔之时,双眼仍旧目不转睛地寻觅地面上有没有动物尸体,亦或者动物裸骨的痕迹。胡兀鹫拥有很强的视觉,视网膜的斑带区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有150-200万个,保证它们在高空之上,还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地面动向。
胡兀鹫专门喜欢吃骨头,这种鸟类拥有令人惊叹的力量,它能够用自己的爪子紧紧抓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骨头。胡兀鹫却可以轻松地将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骨头带到空中。它会把骨头拖到30到60米的高空,这个高度对于它来说是一个绝佳的“厨房”高度。然后,胡兀鹫凭借着它精准的判断力,从高空精准地砸向石头。如果骨头没有在第一次撞击中摔成碎片,胡兀鹫并不会轻易放弃,它会毫不犹豫地再次抓起骨头,飞到空中,进行下一次的尝试,直到骨头能够被摔成合适的碎片后再进食。
这种食骨的习性,与它所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。在胡兀鹫生活的区域,骨头是一种相对丰富的资源。其他食肉动物在捕食后,往往会留下一些骨头,而这些被遗弃的骨头对于胡兀鹫来说就是美味的大餐。它不需要像其他猛禽那样,为了争夺有限的肉食资源而进行激烈的竞争。胡兀鹫强大的消化系统功能令人称奇。它的胃液具有超强的腐蚀性,甚至超过了蓄电池的电解质。这种强大的腐蚀性胃液就像是一种强酸溶剂,能够溶解骨头中的钙、磷等坚硬物质。
与其他猛禽的胃通常每天工作3到6小时不同,胡兀鹫的胃是24小时不停工作的。这是因为骨头的消化过程相对缓慢且复杂,需要持续不断的消化作用。当胡兀鹫吞下那些经过摔碎后的骨头碎片时,胃里的胃液就开始对其进行分解。胃液不断地侵蚀着骨头碎片,将其中的营养物质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。从能量获取的角度来看,胡兀鹫从骨头中获得的能量甚至比同重量的肉还多。通常我们认为肉是富含能量且容易消化的食物。但是,骨头中蕴含着丰富的骨髓等营养物质,胡兀鹫的消化系统经过长期进化,已经能够高效地从骨头中提取这些营养。这种独特的能量获取方式,足以支持它们庞大躯体的消耗。
此外,胡兀鹫的消化系统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。它能够根据骨头的不同类型和大小,调整胃液的分泌量和消化速度。例如,对于比较粗大的骨头,它的胃会增加胃液的分泌,并且延长消化的时间;而对于较小的骨头碎片,消化过程则会相对快一些。这种适应性使得胡兀鹫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食物资源,提高生存的几率。
未经135纪录片官网允许不得转载:135纪录片官网_纪录片自媒体解说素材下载_经典好看高清纪录片下载推荐网站 » 《胡兀鹫:专吃骨头的猛禽》纪录片解说素材百度云盘下载 1080P全4集外挂中字 MP4/5.94G 仅限包年会员专享